东兴市人民法院江平法庭位于我国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聚居地——东兴市江平镇,管辖氵万尾、巫头等1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近年来,随着江平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江平法庭围绕“快、好、新”等字眼,不断加强案件审理、多元调解、司法服务创新等工作,扎根“小天地”,争取大作为,在服务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只有更“快”才能满足群众需求
面对点少面广、力薄事多的工作实际,江平法庭始终在高效便利上苦下功夫,将“快”字作为日常工作的核心要求,深入贯彻人民法庭“两便”原则。
立案要快。为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加快立案工作,江平法庭率先建立预立案制度,对当事人自行到法庭起诉的案件,预先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由法庭移交院立案庭立案,并预先收缴诉讼费,杜绝立案“两头跑”。“年龄大了,只会使存折?”“没卡没钱能缴费?”,针对群众缴费的“小问题”,江平法庭快速开启了微信支付功能,完善了从现金到银行卡再到微信支付的三级支付体系,并为群众贴心地制作了银行小地图。
办案也要快。近两年,江平法庭通过建立“1+1+2”式的专业审判团队,明确职能划分,打破“法官全能”的工作局面,充分挖掘办案潜力。2019年上半年共收案93件,结案78件,结案周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缩短11.3%。同时,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一审服判息诉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1%,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始终保持为0,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进一步得到统一。
只有更“好”才能赢得群众点赞
哈亭有大用。哈亭是京族群众举办哈节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每个村中的哈亭都会由民间任命一名哈亭亭长,负责主持操办哈节庆典活动。2016年9月江平镇山心村为谁担任新亭长一事闹起矛盾,由东兴法院一名副院长带领的江平法庭调解团队在哈亭中与京族群众席地而坐,进行“入乡随俗”式的调解,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最终,矛盾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同意由几位德高望重的村中退休老教师来主持操办哈节庆典。江平法庭法官们便以此建立了“哈亭调解制度”,在化解村民矛盾纠纷中积极发挥“亭长”作用,主动邀请哈亭亭长担任特约调解员,积极参与调解活动。仅2018年江平法庭通过哈亭调节模式化解各类村民纠纷37起,有效维护了村民和谐的邻里关系。
“渔船”助调解。2017年11月,江平法庭送达小组来到京岛渔村的一条小船上,向案件当事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并进行审前调解,开启了“渔船调解”新模式。江平法庭在法官员额制改革中,积极整合员额法官团队资源,探索最大限度发挥团队成员作用的新机制。通过法官与法官助理合力办案的方式,共同参与案件的审前调解、庭中调解,合理高效地开展排期开庭、通知当事人、组织交换新证据等工作,让法官助理加入送达团队,把调解工作前移到案件审理之前,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尽量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使法官助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充分履行其职责,极大提高了案件审判效率。
只有更“新”才能紧贴
经济社会发展潮流
法官守景点,游客很放心。2017年11月,东兴市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正式挂牌成立,提前为防城港市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热身,助推东兴市旅游产业发展。江平法庭法官们主动请缨担任“旅游法官”,定期驻点江平古镇、氵万尾金滩等景点,开展旅游法律知识宣传和消费维权知识宣讲,“贴身”维护游客利益。2019年江平法庭共完成对6个景点为期3个月的巡驻工作,“旅游法官”通过巡回驻点的工作方式,促使景点营商和消费环境持续向好,杜绝了网上热炒的“天价虾”“天价鱼”等现象。为礼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的5月至8月的休渔期,江平法庭全体干警在辖区内集中开展法律知识巡回宣讲活动,以“固定+流动”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全覆盖不留死角的宣讲到位,帮助渔民提升海洋法治意识、安全作业意识及海洋环保理念,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为构建海边山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良好法治氛围。
市辖区75万
港口区79.9万
港口区15万
港口区67.2万
港口区49.2万
港口区73.5万
-49.8万